Search


【孩子不肯上學怎麼辦?】

親子天下連結:
http: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孩子不肯上學怎麼辦?】

親子天下連結:
http://m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68285-校門口的十八相送,哭哭啼啼爸媽好難受/?utm_source=parenting.mobile&utm_medium=article&utm_campaign=extend_article

【協助孩子熟悉環境】:
任何人到新環境需要適應,幼童更是如此。利用短期陪伴,帶孩子到校園、 課餘時間多走幾遍、吃些點心、跟老師聊天時讓孩子陪在身旁,能增加孩童對環境的正向熟悉感。

【檢查上學途徑的細節】:
幼兒對陌生環境害怕是天生保護機制:怕找不到娃娃車位子坐、司機叔叔看起來很兇、怕被娃娃車甩出車外(電視新聞確實曾報導過)、不知道娃娃車的班次及排隊順序(有時先排隊的可先選位子)。

任何小細節都可能造成不良印象(如娃娃車坐到一個髒汙的椅子)強化,想法越固著,排斥越大。大人看來無關緊要,孩子卻因此不想上學。

大人視而不見,孩子因覺不受重視而加強負向觀感。

【評估生理需求】:
按照正常生理,早餐後腸胃蠕動,引起便意。孩子吃完早餐,準備等娃娃車時開始的「肚子痛」其實是準備排便。

若這時大號,娃娃車隨時會來,讓全車老師同學等自己大號,很丟臉。若忍到幼稚園,又不想在學校大號。孩子搞不清楚「飯後肚子痛想大便」不是生病,是正常生理反應。

由於不了解,只能選擇「不敢吃早餐,以免肚子痛」、「肚子痛就不要上學,不然很丟臉,全車都要等自己」、「不想在學校廁所嗯嗯,乾脆不去上學」。

解決之道:提早半小時起床作息。等順利解便後再從容等待娃娃車,孩子較不緊張。適當解決孩童生理需求,能化解很多困難。

【提供習慣的行為模式】:
有的孩子會在刻板習慣中獲得安全感:起床、盥洗、吃早餐、拿書包、娃娃車上的特定座位。

若孩子有這種特質,不妨在適應初期提供固定習慣。先讓孩子不排斥上學,再逐步學習彈性適應環境。

(節錄)


本文節錄自【請問醫生,我的孩子有問題嗎?:精神科醫生教你聽懂孩子的內心話 】作者/ 繪者:劉貞柏醫師,聯經出版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劉貞柏醫師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主治醫師。 前元培科技大學醫管系講師。 前北市聯醫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總醫師。
身心科醫師撰寫的衛教推廣網頁。
View all posts